为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国际化进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浙江工业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开设《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Workshop(中外联合设计)》课程。本课程将招收浙江工业大学不超过18名的本科生与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本科生若干名组成混合班,由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与浙江工业大学的教师团队进行联合授课。
一、 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这是面向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将使学生们有机会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与其它国家的学生在集中的时间内进行设计合作。通过中外联合设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设计思维、团队合作、外语运用以及跨文化思考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中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促进我校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落在实处。
2.主要内容
本次联合设计主题为TOD视角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城市更新与修复设计。它的背景包括以下重要事实:我国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存量规划阶段;以杭州为代表的浙江省多个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将极大的改变城市出行结构以及城市形态结构;需要新的城市更新设计使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土地利用、建筑密度、步行网络多个因素相互支撑,达到促进高密度高效率人居环境、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综合性效应。
课程由相关理论学习、经典案例分析、设计工作坊三个部分构成,除了吕贝克教授外,拟邀请上海、苏州、杭州的知名城市设计师做相关报告并点评设计,使同学们能对TOD开发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3.教师组
德方主要负责教师:Frank Schwartze教授
德方指导教师:Achim Laleik教授
中方主要负责教师:戴晓玲(短号 619924)、贺文敏老师(手机 18758175090)
中方指导教师:陈怀宁、林冬庞、刘博新、吴涌、赵小龙、仲利强
4.开课时间及地点
三部分内容共计15天,具体时间分段以及工作强度如下:
1 英文相关文献阅读与基地初步调研 | 8月25日到8月27日 | 6小时工作制 |
2 相关城市设计作品评析 | 8月28-8月31日 | 6小时工作制 |
3 联合设计工作坊阶段一 | 9月1日-9月5日 | 10小时工作制 |
4 联合设计工作坊阶段二 | 9月6日-9月8日 | 6小时工作制 |
设计场地初定为西湖文化广场站域地区更新。考虑到临近该场地,地点安排在朝晖校区本部。我们会为在屏风校区的学生申请本部宿舍。与往年有区别的是,本次联合设计的德国环节还没有最终确定。参与本课程的同学有选择德国环节的优先权,但不一定需要参与该环节。
5.课程学分
该课程认定为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选修课(48学时,3个学分)。
6.课程费用
本项目得到浙江工业大学暑期国际化课程项目资助,国内考察费用、模型制作费、打印费由学校按相关规定给予资助,其它费用需要同学自付。本项目学生在前往德国学习中,可享受浙江工业大学第二校园经历资助政策(已享受过资助的同学将不再重复享受上述经费资助)。
备注:1.国外课程阶段最终是否成行视课程报名人数确定。2.所有相关费用先由学生自行垫付,回校总结并由校院考核通过后方可报销。
二、浙江工业大学上课学生的基本要求和选拔方式
1.基本要求
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2013、2014、2015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2013/2014级优先)。上一学年设计课程绩点在全年级前30%以上;英语CET-4级以上,并具有较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能有热情全程参与工作坊的学习。
2.报名、选拔方式
符合基本要求的学生请于5月26日(周五)17:00前报名。报名表电子稿通过邮件,发给戴老师(邮箱:549959228@qq.com)。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暑期课程+姓名+年级+班级”,邮件附件命名方式“专业+年级+姓名”
6月初教务处、建筑工程学院在报名人选中通过面试方式(含口语面试)最终确定不超过18名的入选名单。
报名表word与excel请同时填写两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