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发布者:陈冲发布时间:2021-05-13浏览次数:881

浙江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特制定本指南。

1.“课程思政”含义

课程思政是指依托课程这一载体,以隐性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材研发、课堂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课程思政表达了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即所有课程都兼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指引下,教师在教学顶层设计中将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放在首位,不改变专业课程本来属性,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炼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课程思政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构建了科学和人文之间的桥梁,使其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实现了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课程思政凸显了课程教学的价值回归。各位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结合起来,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学校“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2.“课程思政目标和要求

2.1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 “四个自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完整精神与独立人格成长,增强是非辨别能力、选择能力、美丑鉴赏能力等,使其兼具重要的“政治素质” 与“人本素质”,满足其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未来工作中有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教学要求

根据目前我校本科人才分层分类、“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和现状,“课程思政”教学应贯彻按课程性质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以适应课程个性化教学需要。

学校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均要牢牢把握专业成才和全员育人的共通点,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强化两种育人功能,为学生根植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

通识课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素养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浸润作用,强调牢筑理想信念;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思政要发挥拓展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自然科学课程思政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养成。

专业课程思政要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立足课程学科内涵,发挥课程学术特色,着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素质培养。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将专业职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给予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

实践类课程要突出价值引领与专业实践相契合,引导学生将实践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思想

3.1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各类课程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牢固把握政治方向,树立大局意识,把握政治大局,推动学生对国家、对政治认同;推动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当代中国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引领示范,课程思政与此步调一致,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

3.2 以能力产出为导向,强调学生思辩能力和素质培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坚持OBE教育理论,以基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和素质要求。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3.3 坚持教学过程育人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统一

通过教师自身敬畏教学和敬畏学术的态度,以立德树人的实际言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扎实的思政教学基础性工作,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从而做到敬畏课程,敬畏学习,将教学过程育人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相统一。

4.“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4.1 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围绕着专业要培养的人才德育和智育双重培养目标开展顶层设计,注重育人目标整体性,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进行德育要求全嵌入,形成课程体系思政元素的全覆盖。对人才培养目标中德育相关素质要求要有明确规定,学生毕业要求要能支持育人目标达成。

反向优化课程体系,立足各个学科的独特视域、理论和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育人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坚持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原则,坚持重点推进与鼓励创新相结合,发挥我校多学科优势,与思政课程改革同行推进,反向回哺。

以培育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是非辨别能力,美丑鉴赏能力等修正通识教育体系,推动通识课思政教育资源建设。全面实施高等数学、计算机思维、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的思政改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的协同发展。推动德育与体育、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4.2 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课程大纲修订要求(2018)”组织课程教学大纲调整,明确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教学大纲课程思政内容建议包括: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教会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行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良素质教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踏实严谨、勤奋好学、坚强意志、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等。

要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挖掘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改革开放先锋人物案例、学科史和实践体验性活动等材料中寻找契合课程特点的融入元素。

4.3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的设计要体现OBE理念,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从面向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网络深度讨论,角色体验与情感模拟、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探索当中,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遵循专业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根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原则,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灌输应注重启发,是能动的认知、认同、内化,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更非填鸭式的宣传教育。渗透应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向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渗透。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就是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实践。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的,而是应从社会实际中寻找,从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理论的形成,依据实际来修正理论逻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未来的历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比较、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比较、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使思政教育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

4.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不是一种具体、单个方法的名称,而是一种类型的方法称谓。其中,前者指的是教师组织实施的,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后者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

5.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融洽。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性、统一性,个体的独特体验则是事物的个性、差异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正面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教育,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引导学生品德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4.4 留学生课程思政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既要坚持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也要大胆结合国外高校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开展符合留学生特征和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亲华”的国际友人,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校为留学生开设《汉语》、《中国概况》、《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等系列课程,引导留学生掌握汉语,感知中国国情与文化,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办法与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更关注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教学手段是开展教与学时使用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成为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现代教学手段。

5.1 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应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局限性,彻底变革陈旧的教育理念,遵循思想政治思想和专业学习双重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运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要体现灵活性与适应性,目的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实现学生个体知识内化,帮助学生实现完整精神与独立人格的成长。

5.2 教学手段

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多样化课程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学院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课程教与学的革命,做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做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动,将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一)画龙点睛式

在讲课中涉及到课程思政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以画龙点睛的方式精准滴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案例穿插式

精心选择跟课程内容相关的、生动鲜活的案例和为医学发展无私奉献的名家人物,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更好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

(三)专题嵌入式

在课程设计中设定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程讲授中不仅讲授相关知识,还可以挖掘相应的思政教育内容,设定专题,嵌入其中,培养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

(四)隐性渗透式

课程思政强调“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寻求专业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隐性结合。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亦是隐性渗透的重要内容。

(五)讨论辨析式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模糊认识、课堂上提出的尖锐敏感的问题,教师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有理有据地展开辨析讨论,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

6.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施大学思政教学活动的直接条件,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网络教学系统。

各学院应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式等。完善的教学大纲是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思政教学应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其他优秀教材,积极推进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各教学团队应重视教学参考资料的选择或编写,尤其要在现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中,选用与课程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学参考资料的选用应注重其思想性、权威性和相关性,兼顾拓展性和多媒体性。

网络教学系统应依托学校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展示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课程网站、课程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等。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有效利用,已着手建立浙江工业大学思政元素库,鼓励本校教师开发课程思政数字化课程资源,并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各学院应对思政元素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定具体的措施,促进思政元素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与动态管理。通过激励机制,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资源使用与资源评价中的参与度,实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6.1 思政元素库

根据课程思政改革思路建设要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建立思政元素库,统一发起内容征集,广泛动员各专业教师,立足于日常教学经验与思政课改指导思想,针对专业课程进行创新性课程设计,不设范围,不限指标,力求思政元素渗透融入专业教育,实现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基础上,全面展开思政元素库持续修订工作,计划在未来3年内初步建成一个涵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开放式数据库,为课程思政提供思政元素查询和教学设计指南。

6.2 课程案例网络资源

学校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开发微信小程序,引导教师上传思政教学随记、学生上传学习随感,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作用,提升我校“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

创建“三张表单”。一是凝练思政元素库表。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106条内容的思政元素表,制定 “思政元素库教学设计编制指南”,引导教师把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做人做事的道理、道德法制的规范、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等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设计中。二是填写教学设计表。通过认真学习、研讨、教研组活动,让每位教师明确各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填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三是撰写课堂案例表。教师在课堂上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心得写成“案例随记”,学生将最有感悟的课堂体验写成“案例随感”,统一上传到学校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共同填写教学随记和学习随感,强化了“课程思政”效果。

7.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与管理

7.1 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教师工作和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各单位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单位党政负责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系(教研室)主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学校相关部门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单位和教师个人绩效考核范围,纳入教师党支部党建考核指标体系。

7.2思政教学实施主体

7.2.1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团队

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作用,还要指导和引领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首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召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学科的内在精神价值体系进行梳理,用以指导全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最后,在落实课程思政理念,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学校重点工作中做好示范、指导和咨询工作,发挥思政课引领作用。

7.2.2专业学院和基层教学组织

充分发挥学院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党政齐抓共管,扎实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

1)制定课程思政建设规划,讨论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抓好示范课程教学实施,形成示范课程建设典型经验;做好学院专业示范课程教学的观摩;以示范课程为典型,逐步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到其他课程;开展教师课程设计大检查活动,检查课程思政育人设计内容。

2)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内涵和元素,把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尽快扩展到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形成覆盖各专业主干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课程群

3)实现专业课程全覆盖。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基础上,分阶段、分批次实现所有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全覆盖。指导完善教学大纲,更新课程评价体系,把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纳入课堂教学管理和课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大专业导论课思政,职业规划课程的思政教学。

4)建立各专业、课程负责人要坚持亲自讲授本门课程第一课(绪论)制度,充分挖掘绪论课中的专业发展史和典型人物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思政元素,发挥课程第一课的思政示范作用。

7.2.3 专业基层教学组织

学院课程(群)教学团队要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另一方面,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

基层教学组织要将“课程思政”和“一流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金课”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上的新时代精品课程,“金课”的核心与关键是课程思政。根据各门课程自身特点,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反向设计,改革创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将价值引领作为“灵魂”贯穿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实现“如盐入汤”的融入课程,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每学年,各系(教研室)必须开展一次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讨论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式,总结课程思政的成效得失。各教学单位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单位党政领导必须亲自到场听课,重点把脉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

授课教师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内容做好课程思政目标、内容、方法设计,将可以培养学生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道德品质的题材与内容转化为有效的德育载体。注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创新,灌输与渗透、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保证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7.3 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师。实现跨学科思政教学探索式问题解答和研究性工作,建立协作,建立实践共同体,建立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促进教育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充分实现“共效应”。

7.4 其他协同组织机构

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专题课程思政培训班,打造课程思政网络专题培训课程,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定期举办交流讨论沙龙、示范课程分享会。逐步修订适应课程思政改革要求的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包含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在内的教师队伍整体纳入思政培训体系,课程思政改革理念融入新教师上岗培训和教师职中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使立德树人理念深入教师心中,内化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行动。培训师资,提升思政教学水平。

每学年举办1-2期专题课程思政培训班,打造课程思政网络专题培训课程,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师资培训体系。定期举办交流讨论沙龙、示范课程分享会,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

7.5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项目管理

7.5.1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课堂改革项目

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激励计划,鼓励广大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推出示范团队、精品课程、优秀教案等,引导教师群体共同学习与探索,增长道德智慧。同时,在学校各类讲课比赛、教学演示中,加入德育评价指标,通过1-2年的建设,思政教育深度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建成一批课程思政品牌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可靠、生动、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载体,形成工大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为构建 “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纳入学校课程改革项目。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方面,新增至少10门价值引领效果较好的重点示范课程进入互联网平台教学,在全省乃至全国层面争创相关荣誉和业绩,拓展思政教育的网络空间,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7.5.2课程思政教材项目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研讨会、交流会,共同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提高我校整体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学校机关、马克思主义学院收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进行展览交流、出版课程思政教材或研究专著。

研究开发专题培训课程体系,编制教材,扎实开展职前、职初、职中培训;从培养对象设定、培训层次划分、培训内容设置多方面着手,采取多渠道培训策略。

7.5.3思政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建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中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8.思政课程评价与考核

8.1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将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向人文素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环境伦理道德、全球意识等维度延伸,引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根植正确理想信念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在原有课程评价体系基础上,根据“课程思政”特点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

把握课程标准审核、教案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学成效评估等关键环节,合理设置教学规模,严格落实课时规定,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将课程思政作为首要因素和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提高听课覆盖率。

完善质量反馈制度。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反馈和改进,扩大学生课程教学反馈范围,充分利用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平台,实时了解学生课堂吸收率和满意度。

健全约束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把课堂教学纪律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者“育德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定中应设置“育德效果”的观测点。

8.2课程思政考核与激励

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制,在原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基础上,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督导队伍,将学校各级党务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及副教授、“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代表等纳入其中,定期对各单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课程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指导,充分沟通和交流,提高“课程思政”的准度和深度。

实施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教师评价激励体系,把育德能力作为教师评教、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立项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对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9.教师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有课程教师,不管是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还是实践课,教师都在其教育环节中发挥着价值引导、情感传递和道德示范的作用。

专业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主动建立大思政观,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规矩,不在课堂上传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或言论,使课堂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大学专业教师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大学课程思政新要求,除掌握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外,要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选择思政教学内容的能力、调整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教学改革的意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要确立终身学习、做学习型教师的理念,将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政治素养、研究思政思想、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绩效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内容,将不断学习和主动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作为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团队、学院和学校的支持和激励下实现团队的共同发展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