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学科竞赛工作发展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规范化、精准化管理,建立常态化、长效性的学科竞赛管理激励机制,推动学科竞赛高质量发展,现开展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名单的征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由国家、省有关部门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或行业协(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与学科专业教学关系紧密的影响力较大的常设性竞赛。
A类竞赛为:一般为教育部主办的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主办的竞赛及其对应的全国赛(省赛需有明确的选拔或一赛两评性质,全国赛需影响力较大)、教育部教指委主办的影响力较大的竞赛、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性赛事等。
B类竞赛为:在全国范围、区域范围或全省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竞赛,一般应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竞赛。申请的国际/国家级竞赛,应当连续举办3届及以上,且近3届参与高校不少于300所;省级(区域性)竞赛,应当连续举办3届及以上,且近3届参与高校不少于10所,其中区域性竞赛应有多个省份高校参赛。
竞赛名单一般情况不包含邀请赛和专项赛。
二、征集原则
各学院应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立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竞赛主办方、竞赛规模、竞赛程序、竞赛含金量及影响力、竞赛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促进作用等因素,认真分析,仔细论证,确保申报竞赛项目含金量。
具体原则如下:
1.以学院为单位申报,申报数量不超过本学院的本科专业数。
2.优先申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与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赛项名单》中的竞赛。申报全国赛时,优先申报有省赛选拔机制的竞赛。同质化严重的竞赛切勿重复申报。
3.同一竞赛若分成国家级、省级存在选拔性质的多个阶段竞赛,可按照最高级别作为一个项目申报。
4.申报项目需提交最新的竞赛通知或竞赛章程,详细阐明赛制。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主体赛)、“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不在申报范围。
6.学院认真组织申报,确保申报数据及有关情况的准确,并对各专业上报竞赛进行初选、排序。
三、申报流程
各学院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赛项名单征集申报表》(附件1)和《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学科竞赛赛项名单申报汇总表》(附件2)。上交材料包括:(1)《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立项申报表》一个竞赛项目1份,签字盖章后上交扫描件及word版本;(2)《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申报汇总表》excel表格及盖章扫描件;(3)竞赛项目对应的竞赛通知或竞赛章程,以上材料于10月23日下班前打包发送至wangjj@zjut.edu.cn,文件夹命名为XX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申报。
附件1.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赛项名单征集申报表.doc
附件2.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学科竞赛赛项名单申报汇总表.xlsx
附件3.《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pdf